本報記者 劉琪
體驗職業(yè):安全監(jiān)督管理員
體驗地點:東坎街道養(yǎng)老服務中心
清晨七點半,東坎街道養(yǎng)老服務中心的走廊里已響起輕快的腳步聲。年過五旬的杭如香戴著印有“安全監(jiān)督管理員”字樣的紅袖章,準時交接打卡上班,“養(yǎng)老機構的安全無小事,每天多走一步,老人就多一分保障。”杭如香邊說邊推開消防控制室的門,記者也由此開始了安全監(jiān)督管理員工作的體驗。
“第一站是消防控制室。”杭如香熟練地調(diào)出系統(tǒng)界面,屏幕上跳動著各樓層煙感、噴淋的實時數(shù)據(jù)。說話間,杭如香開始教記者如何操作消防系統(tǒng)。只見她點開“設備巡檢”界面,各個分區(qū)的圖標全是綠色:“正常時就這樣,每個點都得掃一遍。”經(jīng)過杭如香的介紹,記者試著點擊“消防泵組”,彈出的頁面里,主泵的運行參數(shù)一目了然,全都在標準區(qū)間。
去泵房時,機器的低鳴聲很平穩(wěn)。杭如香讓記者摸了摸主泵外殼:“39℃,不燙手就沒事。”緊接著,她熟練地打開控制柜,按下“自動巡檢”鍵,壓力表指針輕微跳動后復位。“正常自動巡檢,咱們手動抽查就是看這流程走得順不順。”再次回到控制室,她告訴記者,巡查時要拍照上傳在消防安全管理系統(tǒng)里,就算沒問題,也得留下記錄,這是常態(tài)排查的規(guī)矩。
跟著杭如香走進老人居住區(qū),“王大爺,昨晚睡得好嗎?空調(diào)遙控器電池我換了新的,有事您盡管喊我。”上午九點,杭如香敲響101房間的門,86歲的王德來正坐在床邊整理衣角。她徑直來到衛(wèi)生間俯身檢查扶手欄螺絲固定情況,“今天空調(diào)調(diào)至26℃,您可別受涼了。”王德來笑著告訴記者,有小杭在,他住得比在家里還踏實。
在食堂后廚,杭如香戴上白手套擦拭操作臺角落,翻開食品儲存柜查看臺賬:“老人腸胃弱,所有食材必須標注保質(zhì)期,生熟砧板要嚴格分開。”她指著墻上的《食品衛(wèi)生檢查細則》,上面用紅筆圈出的“每日三次餐具消毒記錄”已經(jīng)簽滿了名字。廚師長告訴記者,杭如香比質(zhì)檢員還較真,說老人入口的東西,一定要干凈。
這樣的巡查,杭如香每天要進行6次。從一樓食堂的食品留樣柜到頂樓天臺的安全出口門,從老人房間的防滑墊到公共區(qū)域的消防通道,她的腳步踏遍養(yǎng)老院的每個角落。“消防栓壓力表指針必須在綠色區(qū)域,滅火器壓力值不能低于1.2MPa。”她拉開走廊消防栓箱對記者說,消防軟管要仔細查看接口處有無老化裂紋,輕輕拽出半米,看表面是否有磨損或鼓包。“這得保證隨時能順暢拉出,接口要嚴絲合縫。”她將軟管歸位,順手把箱門輕輕合上,又走向下一個巡查點?!?br /> 下午兩點,多功能廳里坐滿了老人,杭如香正拿著模型講解滅火器使用方法:“大家看,拔下保險銷,左手握住噴管,右手壓下壓把,對準火苗根部掃射……”72歲的張奶奶舉手:“小杭,我眼神不好,萬一著火記不住步驟咋辦?”杭如香笑著說:“您別慌,每個樓層都有安全員,您只要記住‘低姿捂口鼻,沿墻找出口’就行,我們會來接您的。”
這樣的安全講座,杭如香每月要辦4場,從防詐騙到防跌倒,內(nèi)容全是老人關心的話題。
更讓老人們暖心的是她的“心理疏導”。83歲的劉爺爺總擔心電器著火,夜里常常起來拔插頭。杭如香知道后,每天睡前去他房間檢查一遍,陪他聊會兒天:“劉爺爺,您看這插座有過載保護,就像給電器裝了‘安全閥’,您踏踏實實睡覺,有事我比您醒得早。”現(xiàn)在,劉爺爺再也不半夜起來了。
傍晚六點,最后一次巡查結束,杭如香在記錄本上寫下:“今日安全無異常。”夕陽透過窗戶灑在她身上,映出鬢角新添的白發(fā)。“干這行快5年了,每天就像上弦的鐘,不敢有絲毫松懈。”她望著院子里散步的老人,眼里滿是溫柔,“老人們把晚年托付給我們,我們就得把心掏出來守護,讓他們住得安心、笑得開心,這就是最大的責任。”
記者手記:彎腰檢查護欄的松緊,低頭查看食品的保質(zhì)期……杭如香的工作像細密的針腳,織就了養(yǎng)老服務中心堅實的安全網(wǎng)。她對老人用心,所以能察覺他們未說出口的擔憂;對工作用心,所以能發(fā)現(xiàn)別人忽略的隱患;對責任用心,所以能在平凡崗位上堅守初心。她用細節(jié)守護幸福,讓“夕陽紅”在安全的陽光下愈發(fā)燦爛?!。ū緱l新聞版權歸濱海日報所有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