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暖相伴天不老 大愛善行情難絕
—— 濱海港鎮(zhèn)頭莊村村民惠同英52年悉心照料癱瘓兒
張文斌 封長林 吳超
“親情,人間至情,母愛,人間至愛;天空廣闊,比不上母親的博愛廣闊;母親,人間第一親;母愛,人間第一情。”這些語句,用來贊美濱海港鎮(zhèn)頭莊村82歲的惠同英,一點也不為過。52年來,她用柔弱的雙肩扛起照料癱瘓兒子的重擔,用日復一日的悉心守護,書寫著崇德愛親的動人篇章。
兒患重疾,接受現實挺起“脊梁骨”
1974年7月7日,惠同英生下三兒子,取名嵇為虎,希望他日后像老虎一樣勇猛。然而,惠同英夫婦發(fā)現,這個孩子和別的孩子不一樣,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。她與丈夫東跑西奔,先后到當時的鄉(xiāng)醫(yī)院、淮海農場醫(yī)院為兒子治療。那時條件艱苦,沒有交通工具,惠同英硬是背著嵇為虎來回往返。經過近一年反復轉輾醫(yī)院,醫(yī)生告訴她們夫婦,嵇為虎是個不能行走、不會說話、不能自理的人。
噩運從天而降,這意味著嵇為虎的一生將會在床上度過?;萃⒙牭竭@個消息,無奈之下,只得放棄治療。那個年代,惠同英幾乎每天都要出工攢工分,如果體力活不重,她就將嵇為虎背在身后,既勞作又能照看好他。
母愛似水,精心照料撐起“千斤頂”
惠同英起早摸黑,嘔心瀝血,嘗盡酸楚苦辣,一步一步地拉扯著嵇為虎長大。后來,農村實行包田到戶,惠同英和丈夫在忙碌的同時,也把擔起陪伴、照料嵇為虎的責任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。
烈火試真金,逆境試強者。“只要有一口氣,就一定要讓這個兒子有尊嚴、幸福地活下去”。惠同英平靜面對,以無私寬廣的母愛胸懷,呵護嵇為虎健康快樂成長。為了更好地照顧兒子,惠同英搭地鋪睡在旁邊;怕兒子翻身滾下床,她就在床沿邊放上幾把椅子作為擋攔;為了方便兒子如廁,她就想辦法把電燈開關改成繩子系在枕邊,一有動靜,她就拉燈起床。
“為了這個兒子,惠同英真是吃盡了苦,操碎了心喲!”村綜治專干王學兵動情地說,“在十里八鄉(xiāng),她是我見過最善良、最溫暖、最偉大的母親。”冬天,怕嵇為虎腳涼,惠同英就找個鹽水瓶,灌上熱水包個布片給他暖腳;夏天,蚊子多,惠同英一把蒲扇在嵇為虎身上搖來搖去,有時瞌睡打盹驚醒后繼續(xù)扇趕蚊子。嵇為虎有時把大小便拉在床上,惠同英就縫制了很多墊床布,濕了換,換了洗,連她自己也記不清換過多少了。
在頭莊村,村民們清楚,惠同英是個極愛干凈的農家婦女,盡管兒子癱瘓在床,可家里總是收拾得井井有條,窗明幾凈,纖塵不染。她也是一個極為豁達的女人,每天樂觀面對,一有閑暇,就給嵇為虎做按摩、洗澡, 講一些村里村外新鮮有趣、喜聞樂見的小故事?;萃⑦€節(jié)衣縮食購置了一臺黑白電視機作為嵇為虎的“專利”。
惠同英共生育了4個孩子,三男一女,生活可謂攻苦食淡,但她對孩子們的學習絲毫不放松。再苦再累,她和丈夫都省吃儉用,讓健壯、健全的大兒子、二兒子、小女兒讀書學習,一直把他們撫養(yǎng)成人成家。
母愛是燈塔,在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;母愛是旗幟,在風浪中指引生活的方向;母愛是火炬,在人生的旅途中傳遞溫暖的光??吹侥赣H如此操勞,孩子們心疼不已,想盡各種辦法盡孝,但惠同英依然能省則省,不接受孩子們任何金錢上的報答。
“這個老人家真是點燈籠也找不著的好人!不是她那樣悉心照料,恐怕癱兒骨頭早就打古了。她自己盡管很難,可還時時幫助他人,從未和鄉(xiāng)鄰紅過臉,斗過嘴,很受人尊敬。”村黨總支書記蘇金萍對惠同英的品格十分欽佩。
歲月輪回,不離不棄跑起“馬拉松”
惠同英娘家在合興村,盡管只有十多里路程,這么多年來,她回娘家的次數少得可憐。
52年來,惠同英就連上街都成了奢侈的一件事情,細心的她擔心用衛(wèi)生紙會擦爛嵇為虎的屁股,就收集了一些棉質的舊衣服給兒子用。5點多起床做飯、一日三餐喂飯、端屎端尿、早晚擦拭身子、10點多給兒子喂水果、每隔兩個小時給兒子翻身直到晚上11點多兒子睡覺,這是惠同英每天都要重復的一套護理程序。
隨著歲月的流逝、年齡的增長,她一天天衰老,力氣越來越小,身體每況愈下,精力一年不如一年。但是,她始終咬緊牙關默默堅持,心中只有一個信念:有她在的每一天,都要把兒子照顧好。2021年9月,惠同英的丈夫因腦梗去世,她身上的擔子更加沉重。“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,村里幫助申請了殘疾補貼,自己又有高齡補貼,鎮(zhèn)村干部經常上門看望和慰問,兒子平時還有農村合作醫(yī)療報銷,我們一家人享受到了溫暖。”惠同英感動地說。
最讓惠同英放心不下的是,自己今年82歲了,患有多種慢性病,還做了肺部手術,能養(yǎng)活嵇為虎長大,能服侍嵇為虎日常,怕難養(yǎng)嵇為虎老。她只希望能多活幾年,照顧兒子更長一些時間。
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?;萃⒂脝伪〉纳碥|為嵇為虎撐起一片晴空,用絲絲屢屢的牽掛惦念詮釋母愛的溫度,將“愛親”兩個字鐫刻進每一個晨昏,讓“不離不棄”成為最動人的家風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