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記者 侍甜田
如今在濱海,越來越多的市民發(fā)現(xiàn),曾經(jīng)閑置的邊角地,變成了精致靈動的“口袋公園”。這些小巧的綠色空間,不僅提升了城市“顏值”,更成為居民休閑娛樂的“幸福驛站”。
8月5日傍晚,記者來到縣城阜東路和育才路交叉口處的老東坎游園看到,健身角的器材旁,幾位上班族樣的正跟著音樂做拉伸;家住附近的市民自帶便攜音箱,在空地上跳起了廣場舞,隊伍從最初的三五人逐漸壯大到二十余人;不遠處的涼亭里,老人圍坐一圈,手里搖著蒲扇嘮著家常……這樣“熱鬧”的場景,成了我縣“口袋公園”傍晚時分的常態(tài)。
“這處游園依河而建,綠樹成蔭,空氣好、環(huán)境美,晚上來這里健健身、遛遛彎,心情變得特別好。”家住阜東社區(qū)的居民徐海艷笑著說。
位于縣城新建中路的揚帆起航公園,緊鄰濱海賓館和銀廈廣場,周邊環(huán)繞居住區(qū)和商業(yè)街。經(jīng)過改造后,公園功能更加齊全,增加了亮化設施,提升了夜景景觀效應。公園的入口兩側,還精心設立愛心驛站與城管服務崗亭,配備急救藥品、飲用水等一應俱全;城管服務崗亭則有工作人員值守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處理周邊市容管理問題,為市民營造安靜有序的舒適環(huán)境。
近年來,我縣圍繞“推窗見綠、出門見景、人在綠中、城在園中”理念,因地制宜建設一批集綠化、休閑為一體的“口袋公園”,既扮靚了城市顏值,又滿足了周邊居民的多元需求。去年,我縣改造提升4個“口袋公園”,至此累計在縣城提升改造“口袋公園”50個。這些公園不僅盤活了城市“零碎空間”,更通過精準對接需求,實現(xiàn)了“一園一特色”——有的側重補植增綠,衍生出多種功能空間與特色景觀元素;有的主打運動休閑,設置籃球場、健身步道;還有的融入地方文化,成為展示城市底蘊的“微窗口”。
“‘口袋公園’在承載觀賞、休閑、娛樂、健身等功能時,還應該‘寓學于景’,借助其天然的環(huán)境人文優(yōu)勢發(fā)揮理論宣傳功能,潛移默化地影響前來游玩的市民,讓他們‘柔性接受’、‘沉浸式學習’。”縣城管局“口袋公園”項目負責人介紹說,“我們在改造升級每一個‘口袋公園’時,通過設置裝飾景墻、微型景觀小品、標語立牌等方式,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八禮四儀、未成年人保護等內(nèi)容與周邊環(huán)境融為一體,既增加了市民觀賞互動體驗,又充分發(fā)揮了公園公益宣傳教育的功能,升級為多功能體驗空間。”
從街角的一抹綠,到家門口的“幸福圈”,“口袋公園”正悄然改變著市民的生活方式,成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生動注腳,也讓宜居城市的幸福感在方寸之間不斷蔓延。“我們將持續(xù)推進‘口袋公園’建設,增加縣城區(qū)‘口袋公園’布局,有效提升現(xiàn)有綠化成效和市民游園體驗,讓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生機與活力。”縣城管局負責人表示。 ?。ū緱l新聞版權歸濱海日報所有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)